文章发布于:2025年8月16日
之前说过,对电脑第二次故障的判断是错误的。直觉上讲,电脑没有声音,第一反应是喇叭坏了,但随后一想,似乎也不太可能,喇叭这东西,不太可能在坏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。紧接着可能会想,是不是喇叭连接主板的线松了,尽管电脑关机后没有移动,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。后来把笔记本后盖拆开,检查了排线,感觉没有问题。
在送修前,我也咨询了一下Grok和DS,它们两个都强烈怀疑是音频芯片坏了,我觉得很有道理,认为可能真的是音频芯片坏了。在送修之前,我猜测了几种送修结果:第一,音频芯片坏了,需更换音频芯片;第二,主板上的小毛病,很容易维修(我期望的);第三,找不到原因,笔记本送回,弄一个外置声卡,将就着用着(可以接受)。
后来的情况完全出乎的预料,还是CPU虚焊问题,重焊CPU后问题解决。
我反思这些问题,是因为我觉得,或许在其它一些事情上,我的直觉是存在问题的。一个人的直觉,来自于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,就像大模型推理一样,通过先前的各种线索,来预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。我的判断错误,来自于自身关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匮乏,我不清楚在技术细节层面,音声和CPU之间有哪些关系。
我知道自己了解的事情(尽管很粗浅),同时不知道的东西更多,我把自己了解的事情赋予了很高的权重,最终做出错误的判断。
得出的结论是,如果个人的视角比较狭隘,那么无论如何坚定自己的认知,最终都可能是错误的。同时,在当前的认知范围内,如果认为一件事情困难的近乎无法逾越,那么就要想想,会不会是自己的认知局限,而非问题真的很困难。